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感謝雨帶,為香港帶來13年來第一個十號颶風信號

         2012724日凌晨1245分,強颱風韋森特為香港帶來13年來第一個十號颶風信號。相信沒有多少人,包括氣象迷,能料到十號波,居然是由於韋森特而發出的。

        十號風球過後,香港市面多處出現塌樹,多條道路因此而出現擠塞。巴士玻璃碎裂、電燈柱壓毀的士、大風把冷氣機吹進屋內、強烈陣風能令人雙手抓着燈柱,雙腳不著地,整個身體和地面平行地懸掛着……這些景象,都讓市民稱道這才是真正的十號風球。而多年不遇的十號風球,氣象迷無比興奮,相信不少氣象迷已經執筆想要記下韋森特的回顧。

        相信不久後,網上將會出現大量韋森特的回顧文章,因此筆者希望藉這文章探討一下韋森特帶來的一點學術問題,而不是單純把重點放在回顧身上。

        若以最接近香港天文台的距離來算,韋森特是戰後最遠的十號風球;它在香港西南100公里掠過,比19467月襲港的颱風英格烈特還要遠30公里。一般而言,以這個距離掠過的颱風,由於風眼離香港仍有一段距離,較難為香港帶來持續颶風,然而韋森特卻為長洲帶來持續颶風。還有,韋森特的路徑較近澳門,在澳門西南50公里內掠過,然而澳門的氣象部門僅掛了九號風球,反而距離颱風中心100公里的香港卻發出了十號颶風信號,這更是令人稱奇的。

        有關韋森特離香港尚遠但仍能為香港帶來颶風的問題,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韋森特在珠江口南面海域迅速增強
        722日開始,韋森特在香港以南350公里左右徘徊,移動速度十分緩慢,強度呈加強趨勢。723日下午,韋森特已經發展出一個雲捲風眼,強度開始颷升。此時,南亞高壓東伸幅度不大,南海北部出現小範圍弱風切區,有利韋森特發展。同時,韋森特成功接上西南氣流,加強了極向流出,幅散變得良好。受惠於以上因素和高海溫之下,723日晚上,韋森特迅速加強成強颱風,天文台速報中心持續風速每小時為155公里。(2008年黑格比中心風力每小時175公里;1999年約克中心風力每小時130公里)韋森特的颶風圈也不斷擴大(見圖一、圖二),在724日凌晨時分,颶風圈半徑達83公里,剛好覆蓋大嶼山西南部,因此香港西南部吹持續颶風。

圖一:7月23日晚上八時韋森特的風圈(紅:颶;橙:暴;黃:烈;按圖放大)

圖二:7月24日凌晨二時韋森特的風圈(紅:颶;橙:暴;黃:烈;按圖放大)

2.      韋森特的強烈雨帶不斷影響香港
        眾所周知,強雨帶可帶來強烈陣風。韋森特襲港期間,長洲風力十分可觀,持續達到颶風程度。然而,韋森特的颶風圈半徑雖然有83公里,可是卻仍未覆蓋(或只是間中覆蓋)長洲(見圖二)。長洲能錄得持續颶風,韋森特的強烈雨帶其實幫忙不少。(見圖三)
圖三:韋森特的強雨帶不斷影響香港按圖放大)

        關於韋森特能為香港帶來十號風球,卻澳門只掛九號風球,筆者總結了網上的討論,歸納出兩點我認同的:

1.      韋森特的強烈雨帶不斷影響香港,卻沒有影響澳門
        在天文台發出十號信號期間,香港不斷受韋森特的強雨帶襲擊,因此在強雨帶的共伴強風下,長洲成功吹持續颶風(見圖四)。不過,韋森特的強雨帶卻始終沒有影響澳門(見圖三),因此澳門錄得的颶風並不持續。(以下為澳門三條跨海大橋所錄得的風速。由於風暴當晚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網頁伺服器不穩定,以致部分時間未能登入記錄風速。不過,以僅餘的數據推測,澳門雖然曾錄得颶風,但並不持續,三條大橋主要維持在暴風水平。)

以下是嘉樂庇總督大橋錄得的持續風速(公里/小時):
0020   嘉樂庇總督大橋   91.3  
010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32.0
011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30.4
012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12.9
013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14.6
014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10.2
021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06.4
022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08.4
0230   嘉樂庇總督大橋   118.3
0340   嘉樂庇總督大橋   86.8


以下是友誼大橋錄得的持續風速(公里/小時):
0020   友誼大橋         62.5
0100   友誼大橋         120.2
0110   友誼大橋         120.5
0120   友誼大橋         113.2
0140   友誼大橋         122.1
0210   友誼大橋         97.2
0220   友誼大橋         108.8
0230   友誼大橋         108.1
0340   友誼大橋         96.6


以下是西灣大橋錄得的持續風速(公里/小時):
0020   西灣大橋         69.1
0110   西灣大橋         115.5

0110   西灣大橋         111.2
0120   西灣大橋         115.7
0130   西灣大橋         113.1
0140   西灣大橋         124.8
0210   西灣大橋         109.4
0220   西灣大橋         106.2
0230   西灣大橋         122.0
0340   西灣大橋         72.6

圖四:韋森特襲港期間,長洲的風力變化(按圖可放大)

2.      東北眼牆結構鬆散
        從雷達上可看到,韋森特的眼牆西南部對流強烈,而東北部對流較弱,甚至出現缺口(見圖五)。出現這種情況,可能使眼牆西南部風力較強,東北部則較弱,而澳門則處於眼牆東北部,加上澳門沒有受強雨帶影響,也有可能是澳門沒有持續颶風的原因。
圖五:韋森特的眼牆結構按圖放大)

3.      香港行政範圍比澳門大
        也許你會質疑,行政範圍和天氣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不過,請暫緩你的想法。根據天文台的網頁,十號信號的定義是本地持續風力現正或預料達到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換言之,只要本地一出現持續颶風,天文台便可以發出十號風球。香港行政範圍大,因此出現持續颶風的機會比較大;就算只是一個站有持續颶風,天文台亦會發出十號風球。相反,澳門行政範圍小,颶風有可能影響澳門行政範圍以外的海域而不影響澳門,所以澳門錄得持續颶風的機會亦會較小。

        無論如何,能令天文台發出十號風球的風暴,就是傳奇。筆者才疏學淺,如有錯誤,請及時指正。

另附上:
1.      韋森特接近香港時的路徑圖(利用雷達自行定位;按圖放大)
    

2.      韋森特的雷達動畫(按圖放大)
    

3.     韋森特襲港期間長洲的海平面氣壓變化(十分鐘最低:981.8hPa;按圖放大)

4.     韋森特襲港期間長洲泳灘的風力變化(十分鐘最高:127公里/小時;按圖放大)

5.     韋森特襲港期間大風坳的風力變化(按圖放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