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檢討熱帶氣旋警告發出制度.美麗的謊言


        2006年,颱風派比安吹襲香港,為香港帶來大風。有一定經驗的氣象迷依照當時本港的風力估計,本港風力強勁程度達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然而天文台堅持不發出八號信號,只維持三號信號,惹來不少氣象迷和市民批評。

        事後,天文台解釋,當時不發出八號信號是根據沿用了近三十年八號信號的定義:「維多利亞港內現正或預料會有烈風或暴風從信號所示方向吹襲,持續風力達每小時63117公里,陣風更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作出的決定。的確,派比安吹襲香港期間,維多利亞港內並沒有出現烈風,當時啟德的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僅為58公里。當天文台作出這樣的解釋後,立法會議員和市民質疑為何天文台沒有因應香港發展情況對熱帶氣旋警告發出制度作出改進,反而繼續用一套已經是三十年前制定的系統。事件促使天文台在2006年底檢討熱帶氣旋警告制度,並在2007年公佈已制定8個測風站作為日後發警告的指標,不只倚賴維港。

        事件已經過去6年,究竟天文台的發波制度改善了多少呢,筆者希望借寫此文章作出探討。

        2006年底,天文台收集了市民和專業人士的意見,制定了8個參考測風站,目的是希望參考大部分地區的風力,而不只參考維多利亞港的風力。因為維港兩岸近年發展蓬勃,高樓大廈林立,吹烈風的機會已經很少,因此港內外風力差異較大。根據天文台的網頁,天文台會在8個測風站中4個或以上錄得強風或烈風的情況下,分別發出3號或8號信號;天文台會加強發布風力資訊。

         一般市民都會預期,當8號信號發出後,8站中應該有起碼4站吹起烈風,以下是2007年起令香港出現8號或以上信號的風暴襲港時,8站出現烈風的情況(以風暴襲港的整段時間計算):

長洲
機場
啟德
西貢
沙田
打鼓嶺
青衣(蜆殼油庫)
濕地公園
總數(8X
2007
帕布
P







1
2008
風神
P
P
P





3
北冕
P


P




2
鸚鵡
P
P

P




3
黑格比
P
P
P
P




4
2009
莫拉菲
P
P






2
天鵝
P







1
巨爵
P
P
P
P




4
2011
納沙
P
P

P




3
2012
杜蘇芮
P







1
從上表可以看到,自2007年新制起,真正達標的八號信號,只有黑格比和巨爵,其餘全部都少於4站吹烈風,就連發出9號信號的鸚鵡和莫拉菲,也達不到8號信號的標準。

        那麼天文台是失職嗎?筆者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麼多次風暴中,鮮有聽聞市民批評天文台錯估風力而發出不達標的八號信號,而除了天鵝外,氣象迷亦基本上一致認為其餘的風暴的8號信號都是正確的。筆者認為,8個測風站中要有4個吹烈風,本來是個頗苛刻的要求,而且,沙田、打鼓嶺、青衣蜆殼油庫和濕地公園的測風站,因為地型屏蔽關係,根本很難吹起烈風。在這樣的情況下,若硬要達標才發出8號信號,也是罔顧市民安全的。

        談到這裡,我們不妨看看以新制度下,1999年至2012年令香港出現8號或以上信號的風暴襲港時,8站出現烈風的情況(包括派比安):

長洲
機場
啟德
西貢
沙田
打鼓嶺
青衣(青柏樓)
濕地公園
達到烈風的站除以總站數
1999
利奧








0
瑪姬
P


P




0.33
森姆
P
P




P

0.75
約克
P
P

P


P

0.67
錦雯








0
2001
尤特
P
P




P

0.5
玉兔
P







0.17
2002
黑格比
P







0.14
2003
伊布都
P
P




P

0.43
杜鵑
P
P




P

0.43
2004
圓規








0
2006
派比安
P
P




P

0.43
2007
帕布
P







0.13
2008
風神
P
P
P





0.38
北冕
P


P




0.25
鸚鵡
P
P

P




0.38
黑格比
P
P
P
P




0.5
2009
莫拉菲
P
P






0.25
天鵝
P







0.13
巨爵
P
P
P
P




0.5
2011
納沙
P
P

P




0.38
2012
杜蘇芮
P







0.13
雖然8個測風站有些是在二十一世紀才設立,但最右邊的數字仍有一定參考價值。從以上資料可見,1999年至今,甚少熱帶氣旋的數值高於0.5,代表的是一直以來當8號警告生效時,也沒有多少熱帶氣旋能令8個測風站的大部份吹起烈風。再看看1999年至今的8號信號,只有約克、杜鵑、風神、黑格比、莫拉菲、巨爵令維港(啟德或天星碼頭)吹起烈風。由此可見,天文台在2006年以前,其實也沒有嚴格要求維港一定要有烈風才發出8號信號;而2007年以後,天文台亦沒有嚴格執行參考8測風站的準則。

        所謂的檢討熱帶氣旋警告制度,其實只是應付傳媒和市民所作出的功夫。2006年,市民和記者在天文台的誤導下以為天文台一直以維港作為發警告的參考指標。然而,新的制度,並不十分影響天文台日後發出警告所考慮的因素,因為天文台深知使用新準則發警告,根本不可能。香港社會發展迅速,而且市民多在高樓大廈居住,當較地面當風,再定什麼準則、以海平面測風站作為參考站亦都是不設實際的。為彌補天文台制度上的不足,氣象迷一直研究一些指數代表熱帶氣旋影響香港的嚴重程度,例如氣旋破壞指數、香港風力指數等,氣象迷都有參考這些指數,來估計天文台發波的時間和發出幾號風球,這些指數,對於市民來說,其實都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2 則留言:

  1. 98~06年,8中4烈風的有森姆、約克、杜鵑、派比安。濕地公園這個歷史相對短的參考站可能被取代。

    回覆刪除
  2. 濕地公園測風站今日正式被取代了。

    回覆刪除